從世界看回台灣 法律人夢想中的法庭空間
牙托爾托薩法院及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AIA)大獎的美國洛杉磯新聯邦法院,新穎的建築外觀不但完全看不出是法院外,室內空間更是繞富意境,將室內外環境連結,審判廳也變得明亮而更具科技化。
體現人民的司法 現在進行式
從大法官解釋確立審檢分立,到司改國是會議上做出檢察機關去法院化的決議,走了數十年光陰,然而直到現在,偵查機關和審判機關仍在同一棟建築物內,依然無法彰顯審判獨立的精神。約莫5、6年後,臺灣高等法院和臺北地方法院將進駐緊鄰華山大草原的「華山司法園區」,法院和地檢署將徹底分開,在法庭形式上的審檢辯三角關係才能徹底落實。
避免利衝爭議,美採「知情同意」機制
利益衝突存在於所有類型案件,民、刑事、家事案件都有可能發生。審理逾千件案件的臺灣高等法院法官呂煜仁表示,審理過程遇到的律師們大都相當注意避免利益衝突,國內因利衝問題而送懲戒的律師人數並不多。
唯有給予豐沛子彈 律訓改革始有曙光
PTT版上曾有人提問「去律訓所要帶什麼?」底下網友紛紛留言,「就是去玩而已,上課內容根本不重要」、「錢,我那一個月生活費應該是兩到三倍」、「不想要認識朋友要準備很多錢,想要認識朋友要準備更多錢」,乍看好笑,但其呈現的意義就是學員們認為現行律訓制度最大成效就只是「交朋友」而已。
職業與志業 技能與職能多元均衡求生術
不少菜鳥律師共同的心路歷程,多數人的執業生涯是從挫折感開始的,甚至聽見前輩抱怨「都考上律師了,卻連書狀都不會寫」。不過,對於有志法律工作的人來說,這只是起點,後面的故事才是重點,你在學校怎麼學、學到甚麼,就是你精彩故事的序曲。
重視實體及程序,期待更健全的律師養成制度
師考試制度在民國100到106年間,只要第一試和第二試都達到排名前33%就可合格,平均每年及格人數維持在900名上下,及格率將近10%。從107年起,另加訂第二試的四科共同法律專業科目總分800分中,須達到400分才算及格之門檻。此制一出,引起眾聲喧嘩。前考選部長、現任大法官蔡宗珍曾表示就算加了400分門檻,也不希望錄取率低於8%,然數字會說話,錄取率在107年降為8.58%,108年更跌至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