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德布西與海

撰文、圖片提供 / 謝良駿律師

清晨六點甫升起的陽光,柔和地照映在前方連成一線的海洋與藍天,我坐在堤防上感受海風的吹拂,旁邊有正在海釣與晨泳的人們。這裡雖然是故鄉,但我卻是第一次坐在早晨的觀音亭堤岸邊。

精確一點來說,這裡其實是媽媽的故鄉、是外婆的澎湖灣。但對在臺北出生長大而沒有「故鄉」的台北人來說,將一個自己曾經居住3年並就讀國中的地方視為故鄉,似乎仍與社會上的一般通念相符吧?因此每次在抵達馬公機場時,相較於那些一臉興奮喜悅的遊客,我心中更多的是近鄉情怯的複雜思緒。望著既熟悉卻又陌生的馬公街道,原來我是回到家鄉的觀光客。

25年前的澎湖,本島上還沒有便利商店與麥當勞,486電腦仍是高級奢侈品的年代。該說幸運嗎?當時竟然逃離了課業壓力繁重的臺北市;還是不幸呢?國中3年的學業是一片空白。雖然住了3年,卻從未去過任何離島或海灘,每天都窩在家裡打電動、看漫畫,用現在的說法,就是阿宅。

無疾而終的暗戀與痛徹心扉的初戀,沒有及時向她告白的女孩與不知為何突然提分手的女孩,就像拍打在沙灘上的浪花,隨著時間逐漸消逝。澎湖之於我的回憶,還有後知後覺的遺憾。以前怎麼沒有想過要約喜歡的女孩一起坐在堤岸邊看海呢?有些事情當時沒做,現在就會變成犯罪吧!果然當時的我就是幼稚不成熟的キモい中二直男。對不起編輯大人還是幫我刪除這一段吧,這些往事我還未曾向我的三次元老婆坦承自白。

上面這幾段的文字和海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二十五年後的今天,我第一次坐在堤岸邊看海,身旁沒有暗戀或喜歡的女孩,只有正在運動或快閃抓寶可夢的老杯。平靜悠揚的碧海藍天,如同島上的悠哉氣息,白雲與海鳥在天空漫舞。打開ipod找首曲子當BGM吧,現在為您播放的是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2014)指揮琉森節慶管弦樂團(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演出德布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的「三幅(首)交響素描(trois esquisses symphoniques)」:《海》(La Mer)。

《海》的第一樂章「海上的黎明到正午」(De l’aube à midi sur la mer),首先由豎琴於前五個小節依次奏出B、C♯、F♯與G♯四個音,再由大提琴帶領而奏出動機主題,氣氛由清晨的寂靜、經曙光劃破天際、陽光如豎琴撥弦般隨同音符撒向海洋,管樂將萬物甦醒而帶來蓬勃的生氣。聽著、聽著,就從第二樂章「海浪的嬉戲」(Jeux de vagues)來到第三樂章「風與海的對話」(Dialogue du vent et de la mer),欸欸欸,等一下等一下,這已經不只是蓬勃的生氣,而是憤怒的生氣吧?「我一點也感覺不到處在自然之中」、「我聽不到、看不到,也感覺不到大海」(樂評家,皮耶•拉羅Pierre Lalo)喂喂喂,我說德布西啊,你真的有看過海嗎?

德布西於1862年出生於巴黎近郊。曾任海軍步兵的父親希望德布西長大後能加入海軍,因此要求小德布西隨時都要戴著水手帽。如果德布西真的順從父親的渴望加入海軍,或許會有機會於1883年至1885年間參加中法戰爭(清法戰爭)而來到遙遠的澎湖吧?幸虧音樂之神的眷顧,礙於家境不佳,德布西六歲時就被父母送到位於地中海「蔚藍海岸」的坎城(Cannes)姑媽家,此後德布西的音樂天賦逐漸展露,並在十歲那年考進巴黎音樂學院。他雖然沒有機會親眼目睹澎湖的海,但年幼居住於坎城的經驗,讓他「擁有關於海的無數美好回憶,而我認為它們比實際的大海好多了」。

《海》的創作時間約為1903年至1905年間。1905年總譜出版時,使用德布西喜愛的畫作、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沖浪裏》左半部描繪巨浪的部分作為封面。與其探究德布西的《海》所描繪的情景究竟是法國的諾曼第、布列塔尼、科西嘉島、還是遠在日本的神奈川?倒不如說,那是一片只存在於德布西記憶中的海岸,是他的「腦海」,一幅象徵主義的畫作。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1848-1903)說:「不要太忠實地呈現大自然,藝術的本質是抽象的,從自然汲取藝術的本質,在自然之前作夢。」惠斯勒(James McNeill Whistler,1834-1903)用畫作展現音樂,德布西則是用音符作畫。遺憾的是,人們經常被眼前的具象矇蔽,而未能看見事物本質與精神所在。《海》於1905年10月15日在巴黎進行首演,但當時的人們無法理解這部作品,也未能給予正確評價。

話說回來,現在眼前這片澎湖的海,是否相同於我青春記憶中的海呢?是能夠喚回曾經的愛的張雨生《大海》嗎?是未免也太多情的張惠妹《聽海》哭的聲音嗎?還是我和你躲在這一大片的王心凌《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如果是15歲那年夏天正值失戀的我,澎湖的海應該是「你怎麼捨得讓我的淚流向海」的許茹芸《淚海》。如今25年過去,甫過四十歲生日的我仍然對人生充滿疑惑,澎湖的海,應該是有著能承受這份孤單、留下腳印在沙灘,在退潮之前消失在泡沫裡面的四分衛《起來》的海浪。如果可以,則希望在25年後的未來,會是依偎在碧海藍天而悠遊自在的陳建年《海洋》。

一張含有 地圖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德布西:三幅(首)交響素描:《海》總譜封面

一張含有 文字, 瓷器, 陶器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

◎ 53期執行編輯:翁國彥律師、張安婷律師

關於我們

台北律師公會會刊於2009年改版《律師雜誌》為《在野法潮》季刊,從學術性之法學評論刊物,改版成為以封面故事展現該期的主題, 並以報導文學之方式展現議題的思維,以抽象的哲理與精神橫跨各法學領域及社會議題,展現多元跨專業範圍的探討,讓法律人與社會橫向及縱面密切接軌。
因應數位浪潮襲來,並響應環保,《在野法潮》於2021年9月30日第50期起改版為網頁版,不變的是轉變求新,係以不同型態、更優質的豐富內容及更全面的觀點呈現法律人的多元面向,使法律議題更具可近性與人文關懷,並供讀者隨時點閱享受閱讀之樂趣。
期待您繼續給予支持,並不吝予以指正。

連絡我們

會館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一段 7 號 9 樓 

服務電話:( 02 ) 2351-5071 (代表號)      

傳真電話:( 02 ) 2391-3895     

電子郵件:tbax@ms17.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