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重新理解醫療體系裡的法律意義

撰文/葉于甄

根據台灣醫療改革基金統計,每年平均接獲500至600件的醫療糾紛通報案件。發生醫療糾紛時,病患通常面臨爭議事項的不易釐清、舉證不易或難以尋求可信任的爭議處理方式等困境。不僅是病患害怕碰上醫療糾紛,更是醫師的夢魘,訴訟往往拖上好幾年。近年來,也有不少醫師重拾課本、進修研讀法律學位,雖然不一定會轉職成為律師,但具有一定法學知識的醫師,卻不在少數。

「專業,不僅是知識上的專業,更是思考邏輯上的專業。」身為馬偕兒童醫院小兒腎臟科兼任主治醫師、同時也是昶騰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張濱璿表示,每個不同領域都有其專業的思考邏輯可依循,從醫療糾紛案件來看,許多案件的判決讓醫師不能了解,更提出各種批評、分析。但他認為,應實際進入該領域才能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做?站在法律人的角度思考,才能了解其問題核心,也能更清楚法官判定依循邏輯是什麼。

在臨床個案中,看見醫師在法律上的責任

1994年〈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的醫療糾紛,病患以民事訴訟中援用《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服務提供人無過失責任之規定,要求馬偕紀念醫院負損害賠償責任,引起醫界與法律界對於「醫療行為是否屬於《消保法》規範領域」各種討論聲浪;1995年健保開辦,對於醫師的醫療行為、醫療給付等進行規範,進而影響醫師執業。張濱璿律師提到,自己並非遇上醫療糾紛才踏入法律界,而是受到上述兩起社會事件,以及大學時期的授業教師對於政策、人權等非傳統醫學知識傳授與討論,讓他進一步思考法律的各種可能性。

張濱璿律師坦言,相較於其他科別,小兒科的醫療糾紛是較少,但在臨床經驗中,遇過許多醫療人權相關議題。舉例來說,依目前法規上死亡,是以心跳死進行判定,器官捐贈則可適用腦死判斷,成人有許多因慢性疾病或意外導致的死亡,在其他器官未損及之下,可依法判定腦死並進行器官捐贈;但兒童的腦死狀況常因如肺炎鏈球菌等病菌感染所致的腦炎、腦膜炎,腦部進而受到破壞死亡,並不適合進行器官捐贈,因此無法以腦死判定死亡。此時面對還有心跳的孩子,卻可能必須承受持續數週或數月的插管,應如何做出醫療困境的決定?兒童本身是否在昏迷前就能有主張自我意願的可能呢?張濱璿律師坦言,臨床經驗久病上的兒童,其實相較於一般兒童更為成熟,有時可理解且有明確表達自我意願的能力,而這也是他的法學碩士論文中,進一步探討「未成年人的醫療自主權」問題。

身兼醫師與律師,持續深耕兩個領域

「醫療工作安排相對更多元有彈性」張濱璿律師表示,小兒科屬於內科,若以門診為主,並不會像外科有經常性臨時的手術,門診時間固定,相對時間也較好掌握。而律師的工作節奏反而有更多不確定因素,不論是會議安排、法院開庭,或是遇到當事人突然被搜索等突發事件,都較難自己掌握時間。

在業務內容熟悉度上來說,張濱璿律師坦言,對於小兒科的一般疾病已十分熟悉,病患問題的重複性高,更多倚賴是多年累積的經驗,可以快速掌握病情;但在執行律師業務時,相較之下需要花更多時間理解、梳理個案的脈絡。同樣的車禍案件,可能事實情況完全不同,必須描述不同的故事;又或是遇上智慧財產權、專利等案件,每一個案技術內涵卻不同,所花費的時間成本相比醫師來的更多。

「持續執業,是取得一種認同感,也是經驗的繼續累積。」張濱璿律師也表示,選擇律師執業是希望並非徒有稱號,而是真正執行律師們的業務;同樣地,持續醫師執業的目的也是獲得身分上、能力上的認同,並繼續累積實務經驗,也能和醫療界持續有著對話的空間。

從醫療出發,開拓律師業務範圍

「我覺得從醫療出發可以擴展很多不同面向。」張濱璿律師提到,醫院儼然就是小型社會,除醫療糾紛外、醫療人員勞動案件,智慧財產權授權等有關於「人」的爭議問題;或在藥品進口方面,可能會遇到海關稅務等問題;硬體層面會觸及到興建醫院大樓時的工程、不動產、委託經營等物業問題,甚至可以延伸到醫院經營面,如醫療法人經營,抑或是結合一般公司商業經營模式,都會涉及相關法律,甚至近年熱門的數位轉型法律議題。「光是醫療體系所涉及的法律層面,就必須了解各類不同的法律案件類型。」張濱璿律師認為,若是只聚焦於法律規定,就無法擴及其他策略層面思考,「法律往往是最末端的結果,生活周遭的每件事都可能碰到法律問題,但要回歸個別事件領域的思考」對於他來說,在醫療體系中遇到各類案型的經驗,可以延伸到不同領域中,拓展律師的業務範圍。

談及跨領域專業如何相互輔助,張濱璿律師將法律知識與實務經驗帶入教學現場,在台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擔任兼任助理教授,希望藉此拓寬法律能觸及的層面,在學術領域中有所貢獻;此外,透過研究者的身分耕耘在政府政策推動與評鑑上,如早期執行的遠距醫療、醫療糾紛處理或是醫師勞動權益保障等。近年,更與公共行政學界合作進行政府數位轉型的法規調適策略,探討個資法、資料治理、監理沙盒等議題,並結合自身醫療與法學專業背景,期望建置一個符合醫師實際執業需求的醫療法規體系。

以理論與實務經驗為基礎,串起不同領域間的對話

在醫療領域中強調兼顧「胡椒鹽」(服務、教學、研究)三者並重,要求臨床實務上必須有堅實的科學理論作為根基,支持要執行的事項,不能只單靠醫師直覺,更多的是專業訓練加上長年積累的經驗。張濱璿律師認為,在法律工作中,同樣地在法庭上的論述也需要有理論基礎支持,從產業理論結合法律理論,才能在訴訟上的論點務實且站得住腳。

「不只要將視野打開,也需要嘗試用各種方式接觸不同領域的議題。」張濱璿律師以醫師的角度看律師身分坦言,相對於擁有跨領域專業的律師,一般傳統律師在業務開發上可能已感到危機。危機感的產生來自對於不同領域的陌生,以及專業科別高知識門檻的阻礙。以生物科技產業領域中的智慧財產權或專利申請來說,沒有生物、醫學等基礎知識背景,想要直接切入這個領域是有難度。他認為,若是想深耕於專業領域的法律人,建立、培養跨領域的學科思考邏輯是重要的,需要有更多對話與交流。張濱璿律師也觀察到,近年來其實有愈來愈多律師願意到學校再次進修不同領域,讓實務和理論進行連結,這也是法律界需要做到的地方。

最後,張濱璿律師分享,從其他領域跨入法律界的人也是一樣,「要知道法律只是一個工具,所以必須思考如何運用工具。」以醫療來說,不只定焦在醫療糾紛,而是需要開創其他未知、與法律連結性更多地方。「觀察問題、思考如何用法律解決問題」張濱璿律師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累積的過程,對於剛進入法律界,將基礎法學根基打穩後,再嘗試突破。「跨領域的重點,不在於你學了什麼,而是中間的那條『槓』怎麼斜?怎麼去串聯?」醫療和法律終究是兩個不同領域,但要用該領域的語言告訴他們另一個領域的人如何做?做什麼?這才是跨領域的核心價值。

@55期執行編輯:徐頌雅律師、謝佳穎律師

關於我們

台北律師公會會刊於2009年改版《律師雜誌》為《在野法潮》季刊,從學術性之法學評論刊物,改版成為以封面故事展現該期的主題, 並以報導文學之方式展現議題的思維,以抽象的哲理與精神橫跨各法學領域及社會議題,展現多元跨專業範圍的探討,讓法律人與社會橫向及縱面密切接軌。
因應數位浪潮襲來,並響應環保,《在野法潮》於2021年9月30日第50期起改版為網頁版,不變的是轉變求新,係以不同型態、更優質的豐富內容及更全面的觀點呈現法律人的多元面向,使法律議題更具可近性與人文關懷,並供讀者隨時點閱享受閱讀之樂趣。
期待您繼續給予支持,並不吝予以指正。

連絡我們

會館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一段 7 號 9 樓 

服務電話:( 02 ) 2351-5071 (代表號)      

傳真電話:( 02 ) 2391-3895     

電子郵件:tbax@ms17.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