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法律工作固有想像框架 企業法務女力正崛起

撰文/梁雯晶

誰說法律人只能當律師或者走入司法體系?隨著現代商業形式愈來愈複雜,各大企業紛紛成立法務部門,「機構律師」(in-house attorney)、「企業法務」(in-house counsel)成為法律人熱門工作選項之一。有別於律師以男性人數較多,機構律師及企業法務的性別比例則以女性較高,許多大企業的法務長亦不乏女性的身影。企業法務界的女力崛起,逐漸成為新主流。

30歲以下女性律師人數已超越男性

法律工作具有高度專業性、權威性與主動積極性,在過去社會價值觀念中,普遍被認知為是具「陽剛」(masculinity)氣質、屬於男性的工作。

雖然現今已是兩性平權的時代,只要通過專業律師考試,無論性別都可自由從事法律工作,女性律師人數也在逐年攀升。但根據法務部統計,截至民國110年為止,台灣領證律師的男女性別比例約為6:4,仍以男性居多,尤其在50歲以上的年齡層,男性占比更高。

推究原因,除了過去社會平權觀念還未普及之外,自行開業的律師有開拓業務需求,存在著應酬文化,女性通常會被認為「不適合」,或者「打不進去」這種屬於男性的交際場合。

街口電子支付法務長林芝羽表示,以整體性別比例觀察,一般執業律師確實仍以男性較多,但若從年齡層角度切入,可以發現在年輕族群中,女性與男性的比例已愈來愈接近,特別是在30歲以下的年齡層,男女比例為45:55,女性律師人數已超越男性。

林芝羽法務長分享,以她個人經驗來說,在學校系所或者工作職務上,並不會因為性別不同有強烈的差別待遇,同輩的男女比例也已趨近於平等。且隨著時代轉變,年輕律師若選擇自行開業,業務擴展也已跳脫過往飯局應酬模式,管道更加多元,她舉例,「現今社群媒體發達,也有同業經營自媒體,不僅提高知名度與曝光度,也讓客戶看到自己在法律的專業能力,開拓新客群。」

企業法務  法律人新興職涯選擇

過去大眾對於法律工作的想像,不外乎法官、檢察官及律師三種。但其實近年來隨著各大企業愈來愈重視公司營運的法律風險、智慧財產權及專利的布局,業界對於法務、法遵、機構律師的需求快速增長,為法律人開拓另一條嶄新的職涯道路。

林芝羽法務長在律師事務所完成實習並在主要辦理訴訟業務的事務所執業近一年後,就進入大型金融公司擔任機構律師,隨後轉至新創公司街口電子支付工作迄今4年。因表現優異,在不到30歲時就晉升至法務長一職。

受到律政影視影響,社會普遍認為法律人要當律師或者走入司法體系才是「正途」,但是隨著洗錢防制法、公司治理等觀念愈來愈被注重,法律工作有更多選擇出現,「律師不是只有開業、事務所這條路可以走,也是可以進入企業服務,成為機構律師、法務、法遵或人資,一樣可以發揮法律專業。」林芝羽法務長說。

與林芝羽法務長同輩的朋友同學,也有不少人像她一樣,取得律師資格後,選擇進入企業法務部門工作。據她觀察,新創、金融、科技業等非傳產的企業,法務人才以女性比例較高,分析原因,除了事務所律師工作辛苦、競爭激烈之外,「時代也在改變,年輕一輩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特別是女性會面臨結婚生育的問題,在企業體制內工作,晉升、假期及相關福利制度有明確的規範,適合對於未來職涯與人生期待穩定規劃的人。」

相較於傳產,新創產業允許各種創新嘗試,對於法務人才需求更為積極,在工作聘用上也無職業性別區隔(Sex Segregation)的慣例,而是專注於個人能力,給予年輕女性法律人才更多工作機會與發展空間。

此外,新創或科技企業任用女性擔任法務長的例子並非罕見,不僅有如同林芝羽擔任街口電子支付法務長的例子,半導體大廠台積電的法務長、副法務長亦為女性,企業法務女力漸成為主流。

良好的溝通能力  成為企業重要決策橋梁

過去大眾對於企業法務工作了解並不深,認為僅是文書處理、核對事實等相對簡易的工作,缺乏主動性與挑戰性。但其實隨著社會產業結構變化,企業法務工作內容也有所轉變,現代企業法務必須兼具法律、商務、管理綜合能力,對外要代表公司與產官學單位溝通法律政策;對內則需要以宏觀的角度,將法律規範融入企業管理層面之中,完善公司決策。

良好的溝通能力,是一位優秀法務不可或缺的特質。在法庭攻防戰中,法律工作易展現「據理力爭」、「不帶人情」、「陳述事實」等專業形象,具有強烈陽剛氣質。但身為企業法務,則需要以更加彈性、圓融的形式對內部與外部進行溝通。此時女性柔軟、細心的特質,反而較陽剛男性擁有優勢,「在互動往來上,女性可以善用柔軟與堅韌兩種不同溝通模式進行轉換,如果一向陽剛的男性用相對柔軟的方式溝通,容易被認為示弱、不專業。」林芝羽法務長說。

雖然愈來愈多法律專業出身的女性,因生育或職涯考量,選擇從事相對穩定發展的企業法務,但林芝羽法務長認為,性別並非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勝任法務工作的要素,仍需要回歸專業能力,個人特質才是關鍵,「端看自己能否自信、穩重、專業地把想法表達出來,達到溝通的效用。」

街口電子支付屬於新興的金融產業,許多法律規範仍待制定調整。身為街口電子支付法務長,林芝羽需要參與電子支付相關金融法規修法討論、主管機關約訪等諸多外部會議。企業法務熟稔產業法規及實際運作,公部門碰到產業修法問題時,會邀請各大企業派員一起參與。「在這樣的場合中,需要站在公司及產業的立場,勇於發言,才能制定出有助於產業發展的法規。」

更加多元的法律工作 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

但林芝羽法務長也提到,如今兩性平權觀念雖然已進步很多,但身為女性,在職場中難免還是有遇到令人不舒服的微歧視(Microaggression)經驗。

她過去在律師事務所工作時,較年長的男性同仁,會以「妹子」稱呼她,「對方可能是想表達親近之意,但客戶聽到他的稱呼,會誤以為我是秘書或者助理,也以妹妹、小姐來稱呼,忽略我也是律師的身分。」

任職於街口電子支付後,林芝羽法務長在參與外部會議時,也曾遇過公部門人員因為她年輕及身為女性的身分,擔心其金融專業是否不足。所幸街口電子支付部門主管以年輕人居多,女性同仁也不在少數,「我們的老闆與主管會跳出來說:公司成員雖然年輕,但大家都是專業優秀的人才。」

除了工作上仍存在部分微歧視的經驗之外,女性生育問題,也是現代職業女性所必須面對的挑戰之一。

林芝羽法務長表示,現代人對於家庭分工觀念已經不同於以往,女性要承擔大部分家庭及育嬰責任的觀念已然鬆動,「跟我同世代的年輕人中,許多男性也會欣賞並鼓勵女性要有自己的事業,不希望另一半因為生育放棄工作。加上現在育嬰假兩性平等,可以與伴侶依實際工作狀況討論,如何分工育嬰責任。」

林芝羽法務長認為,如果女性法律工作者有生育的打算,企業法務的工作性質,也給予女性較大兼顧家庭的可能性,不僅工時較一般事務所律師固定、企業具備哺乳室、育嬰假等基本福利制度,許多新創公司在辦公模式上也允許多元化工作模式,例如遠端工作、彈性工時,「如果你在工作的專業上表現優秀,公司也會願意offer你相對應的彈性。」林芝羽法務長表示。

企業法務是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新領域,林芝羽法務長鼓勵有志於法律工作的女性,不要被過去的框架與規範束縛,如今法律工作的道路已經變得更加寬廣,「無論從事何種法律工作,最重要的是因應個人特質、對於人生的規劃,找到適合自己發揮專長的領域!」

@60期執行編輯:蔡毓貞律師、許培恩律師、陳希佳律師

關於我們

台北律師公會會刊於2009年改版《律師雜誌》為《在野法潮》季刊,從學術性之法學評論刊物,改版成為以封面故事展現該期的主題, 並以報導文學之方式展現議題的思維,以抽象的哲理與精神橫跨各法學領域及社會議題,展現多元跨專業範圍的探討,讓法律人與社會橫向及縱面密切接軌。
因應數位浪潮襲來,並響應環保,《在野法潮》於2021年9月30日第50期起改版為網頁版,不變的是轉變求新,係以不同型態、更優質的豐富內容及更全面的觀點呈現法律人的多元面向,使法律議題更具可近性與人文關懷,並供讀者隨時點閱享受閱讀之樂趣。
期待您繼續給予支持,並不吝予以指正。

連絡我們

會館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一段 7 號 9 樓 

服務電話:( 02 ) 2351-5071 (代表號)      

傳真電話:( 02 ) 2391-3895     

電子郵件:tbax@ms17.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