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判死刑與應判死刑的天壤之別——湯景華案的思辯
決),引起了法界不少的討論。本文嘗試釐清若干盲點或是誤會,希望有助於相關問題的正確認識。
得判死刑與應判死刑的天壤之別——湯景華案的思辯 閱讀全文 »
新冠疫情肆虐,全世界將對抗疫情的解方寄託於疫苗施打。疫苗搶奪下,國力強弱高下立判。但世人也明白,只有施打疫苗越普遍,對疫情控制才有利,讓全世界公平獲取疫苗的平台COVAX應運而生。保護弱勢就是保護社會、當然也保護了自己。在台灣,疫情之下的弱勢族群如何求生,有哪些資源支撐他們呢?
自去(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肺炎大流行開始,台灣便藉由巨量資料與資訊科技之協助,建立疫病調查、接觸者足跡追蹤、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社交距離等疫情管制措施,而科技防疫亦被認為是台灣成功控制COVID-19疫情之重要因素。
在2021年6月18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經總統於2021年6月27日公布施行。這部法是司法院為了應對嚴峻疫情所致司法程序停擺困境,所提出來的解決方案。
《傳染病流行疫情嚴重期間司法程序特別條例》中關於刑事程序設範的幾個想法 閱讀全文 »
牙托爾托薩法院及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AIA)大獎的美國洛杉磯新聯邦法院,新穎的建築外觀不但完全看不出是法院外,室內空間更是繞富意境,將室內外環境連結,審判廳也變得明亮而更具科技化。
從大法官解釋確立審檢分立,到司改國是會議上做出檢察機關去法院化的決議,走了數十年光陰,然而直到現在,偵查機關和審判機關仍在同一棟建築物內,依然無法彰顯審判獨立的精神。約莫5、6年後,臺灣高等法院和臺北地方法院將進駐緊鄰華山大草原的「華山司法園區」,法院和地檢署將徹底分開,在法庭形式上的審檢辯三角關係才能徹底落實。
一般人對律師的形象,大多源自於披上律師袍的黑白人生,然而,卸下律師袍後,律師也有多重角色,為藉由律師親友的視角,描述他們眼中律師的形象與日常,以增進律師及律師親友間的交流、話題,更讓民眾以全新及有趣的方式認識律師這個工作,本公會法律文學藝術委員會特規劃辦理2021年『法律白話文學獎-給律師的悄悄話』徵文活動,讓律師看看在民眾、親友眼中,他們是怎麼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