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律師袍成為創業家,開創法律科技新領域

撰文/梁雯晶

隨著AI人工智慧應用逐漸成熟,為各產業帶來新一波數位轉型的衝擊,法律產業亦出現了「法律科技」(LegalTech)的嶄新應用。事實上,產業導入數位轉型並非新鮮事,但在各種數位科技應用百花齊放的當代中,法律產業數位化的程度相對較為保守。

「不僅台灣,全世界的法律產業都是如此。」Lawsnote 七法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郭榮彥解釋,法律是風險意識很高的工作,本身律師的職業訓練上就相當強調風險控管,在工作流程、使用數位工具方面也較為謹慎,例如律師事務所極少使用開放網路的雲端硬碟,多使用安裝於地端(On-premises)的硬碟系統,以防資安外洩;加上法律人對於科技多半不熟悉,產業傾向延續使用既有安全性高的軟體服務,整體數位化較為落後。

郭榮彥律師表示,當代數位科技的導入,不僅能提升法律產業工作效率、成果品質,也能為產業帶來典範轉移的新刺激,「科技永遠在處理人類不想做的事情,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將人類不想做,或者沒有機器擅長的事,讓科技來協助,這樣人類才可以專注在更具創造性的事務。」

郭榮彥律師本身就是一位非典型的法律人。台大農業化學系畢業的他,本來擔任專利工程師,因為想完整參與專利的生命週期,在30歲時轉職成律師,擔任律師數年之後,又決定放棄高薪穩定的工作,一頭栽進新創事業,開拓對於當時的大眾及法律界來說,相對陌生的法律科技領域。

而引發郭榮彥律師創業的契機,是在民國105年時,他針對法律系統排版格式問題,順手寫出來的一個網頁小程式。

研發協作程式獲熱迴響,以科技解決法律人問題

「對於法律人來說,把判決書或法條的文字複製貼到訴狀裡面,應該是一個痛苦的共同記憶。」郭榮彥律師笑說。

檢索案件相關判決、法條,並引用於訴狀中,是律師的日常工作之一。但目前司法院與法務部的資料檢索系統,還停留在早期DOS時代的文書編輯器PE2,這套系統每28個全形字元就會產生斷行指令,律師若將查詢到的判決書或法條文字貼到現今主流使用的WORD或Pages文書處理系統,會產生格式錯落的斷行,導致律師在查詢資料之外,還必須耗費不少時間在文書排版工作上。

為了解決長期以來工作上的不便,曾自學程式語言的郭榮彥律師,寫了一個簡單的網頁程式,可一鍵將PE2的格式去掉,然後無痛貼上常用的文書處理系統,不用再一鍵一鍵地消除空白格。

他將這個「法規與判決排版工具」網頁程式發表到BBS「PTT」的律師板,引起熱烈迴響,「它其實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小程式,專業工程師大概5分鐘就能寫好,沒想到這麼簡單的東西,這數十年來卻沒有人做。」

歷經律師事務所的歷練後,生性喜愛嘗試新事物的郭榮彥律師,當時本就有了轉換跑道的念頭,這次契機讓他看見法律產業市場缺口,創業的想法逐步成型。他表示,法律圈其實有許多導入數位科技運用的空間,關鍵在於很少有人能同時掌握法律產業的核心知識,並針對其中痛點結合科技加以改善。理工背景出身,亦有法律人身分的他,本身便為跨域人才,他判斷若能整合兩個領域的專長,以科技解決法律人遇到的問題,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我有個夢,希望律師們能準時下班。」他笑說,而這也是他創業的初衷──為法律人導入更有效率的科技解決方案。

打造法律界的Google,改善產業資料檢索生態

民國105年,郭榮彥律師辭去原任職的事務所工作,創立台灣首家法律科技解決方案公司「Lawsnote七法」。 

Lawsnote推出的第一個產品,是與公司英文名同名的「電子筆記法典」。郭榮彥律師表示,法律系學生上課時,習慣將筆記抄寫在《六法全書》的法條旁,但隨著法規調整,《六法全書》也會跟著改版,若要將筆記重新騰寫在新法典上,相當麻煩且不便,因此團隊針對此一問題,推出結合筆記功能的電子法典產品。

「但是這個產品很快就失敗了,沒有成功。」郭榮彥律師表示,原因在於他們忽略了使用者的習慣,當時學生仍習慣手寫筆記,較少攜帶筆電或iPad上課,導致該服務上線後使用率並不理想,使用者持續下降。

初次推出產品出師不利,雖是一次挫折,但沒有打擊到郭榮彥律師的信心,團隊很快反應過來,調整產品走向,「電子筆記法典是面向學生的產品服務,我們轉個方向,將它打造成面向律師的產品服務,研發法律人專屬的『法學資料搜尋引擎』。」

傳統法學資料查詢系統在使用操作上並不直覺。須先選取所要查詢案件的裁判字號、年分、法院層級和地區,經過層層深入、跑出依時間順序排列的搜尋結果後,使用者還必須一頁一頁判讀是否為自己需要的資料,費時又不便。

針對此一痛點,Lawsnote根據訪談許多法律人所獲得的意見,打造出如同Google便捷、直覺的法學資料搜尋引擎,讓使用者輸入關鍵字後便能查詢資料,並依照法律人的需求加入關聯度演算法機制,使搜尋結果更貼近使用者需要的資料,「超過一半的使用者可以在第 1 頁,也就是前 10 筆就找到資料。」郭榮彥律師表示。

Lawsnote的法學資料搜尋引擎改變了業界長久以來的資料檢索生態,甫推出便大受歡迎,不僅獲得「法律界Google」的美譽,3個月活躍用戶數即超過1萬人,在律師界使用者覆蓋率達到6成。

從軟體內容轉向系統解決方案,為金融業打造自動化法遵系統

隨著法學資料庫搜尋引擎的成功,Lawsnote創業兩年便達到損益兩平,營收破千萬,並開始將產品服務的觸角,擴展至金融業的法律遵循風險需求。

法遵是公司治理的基礎,在兆豐金控於民國106年被紐約金融署重罰約新台幣57億元罰金的事件後,金管會開始修法,嚴格要求國內金融業必須導入法律遵循風險評估流程,以防兆豐事件重演。但金融法規繁複,稍一更動企業法務部門便需要花大量人力進行內外部條文規範的比對,工程浩大。「如果能藉由科技的助力,將法遵流程自動化,不僅能節省人力成本,也可以提升執行效率。」郭榮彥律師表示。

自民國108年開始,Lawsnote投入金融業法遵系統的研發。該系統在法學資料庫搜尋引擎的基礎上,匯整數百個相關主管機關法規與函釋資料,每日更新派送法規異動資訊,並導入AI技術,自動比對外部法規與企業內部規範的關聯性,一旦更動有所關聯,便能以系統自動通知企業法遵人員,用客制化的方式為金融業打造一站式法遵系統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為止,已有三十多家金融業導入Lawsnote法遵系統。此外,隨著ESG議題成為主流,除金融產業之外,科技業亦開始重視法遵流程,Lawsnote也開發出各產業通用的「Lawsnote monta」法遵服務平台,獲得包括半導體龍頭台積電在內的多家科技業採用。

以科技解決法律問題應用場景擴大,布局海外市場

從原本面向法律產業的軟體內容研發,到跨界進入金融、科技產業,開發出串接各單位、組織架構的系統服務,Lawsnote以科技解決法律問題的應用場景逐漸擴大,並持續推出新服務,包括針對中小企業開發契約審閱自動化、法律文件自動生成等。

回首這些年來的創業歷程,從專利工程師、律師,到成為創業者,常有人以「勇於跨出舒適圈」來形容郭榮彥律師挑戰職涯的過程。但他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這個說法不是那麼的精確──如果真的在『舒適圈』感覺很舒適,那為什麼要跨出去?想要跨出去,是否代表本來待的地方其實沒有那麼舒適?」

郭榮彥律師表示,他從小就對於許多領域有興趣,難以在一個領域長期鑽研,「對我來說,一直待在同一個領域反而是不舒適的。」

隨著時代改變,郭榮彥律師勇於嘗試新挑戰、橫跨不同領域的性格特質,反而更符合當代強調跨域創新的價值。他將科技與法律產業結合,開創了嶄新藍海市場,「現代社會裡,專才與通才必須同時存在,才會創造出更有意義的新事物。」

但創業也並非一帆風順,郭榮彥律師說,其實過去他也有不少失敗的作品,但他依然會看好接下來想做的目標,並做好失敗的準備,「挫折是創業過程中必經的道路,如果這次失敗了,那就想下一次要如何修正。」

Lawsnote將於今年進軍海外,計畫將在台灣已發展成熟的金融業法遵,以及契約審閱自動化業務,推廣至其他亞洲國家。面對海外市場的開拓,許多嶄新未知的挑戰,正在前方等著他,讓喜愛嘗試新事物的他,不會覺得無聊,「也沒時間覺得無聊。」郭榮彥律師笑說。

@62期執編律師:魏千峰律師、王韻茹律師、陳耀南律師

關於我們

台北律師公會會刊於2009年改版《律師雜誌》為《在野法潮》季刊,從學術性之法學評論刊物,改版成為以封面故事展現該期的主題, 並以報導文學之方式展現議題的思維,以抽象的哲理與精神橫跨各法學領域及社會議題,展現多元跨專業範圍的探討,讓法律人與社會橫向及縱面密切接軌。
因應數位浪潮襲來,並響應環保,《在野法潮》於2021年9月30日第50期起改版為網頁版,不變的是轉變求新,係以不同型態、更優質的豐富內容及更全面的觀點呈現法律人的多元面向,使法律議題更具可近性與人文關懷,並供讀者隨時點閱享受閱讀之樂趣。
期待您繼續給予支持,並不吝予以指正。

連絡我們

會館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一段 7 號 9 樓 

服務電話:( 02 ) 2351-5071 (代表號)      

傳真電話:( 02 ) 2391-3895     

電子郵件:tbax@ms17.hinet.net